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江苏教师招聘: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

http://jiangsu.hteacher.net 2024-07-12 13:52 江苏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词的有关知识,了解词牌名“沁园春”;理解词的意象,把握本首词的主要内容。

2.学习古典诗词“情景交融”艺术手法,赏析其妙用和艺术效果。

3.感悟词人改造世界的宏伟志向和坚定信念,学习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阔大胸怀,领略词人救国救民、砥砺自我的火热激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词的意象,把握本首词的主要内容,学习“情景交融”艺术手法,赏析其妙用和艺术效果。

难点:学习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阔大胸怀,领略词人救国救民、砥砺自我的火热激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会法、引导启发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

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了解诗歌背景以及词的相关知识。

2.教师范读,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诗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教师点名请学生朗读,给予反馈评价。

3.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词的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4.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看到了——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眼前的景象使作者感慨万千,想到了往昔峥嵘岁月,想到了祖国的命运。

5.问题: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

明确:四幅图——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具体研习“独立寒秋图”

学生朗读词的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问题:让学生调整好语序,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明确: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在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这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2)提问: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呢?

明确:不能,“独立”不仅仅是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还可以让读者想象作者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来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

2.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

(1)学生自由朗读并小组讨论“看”字所控的7句

(2)提问:“看”字统领哪些意象?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

(3)提问:在这几句中,那些字用得好?并阐述理由。

明确:遍、染、争、击、翔。这几个字把秋山的壮美和万物的自由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写出了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染成的一样十分壮美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大有燎原之势。“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4)问题: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整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绚丽多彩,生机盎然。这与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5)提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

明确:词人由大自然的万物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3.具体分析“峥嵘岁月图”

(1)提问:下阕中的哪两个字标志着作者由上阕的眼前写景的描写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明确:“忆、记”

(2)提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般的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在词中起承接过渡作用,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干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非常自然。

4.分析中“中流击水图”

(1)提问:作者写“中流击水图”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最后一句形象的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立誓历史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也是对上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回答。

5.问题:这首词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明确: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并即景抒情,提出老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6.带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再次朗读本首诗歌。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观看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谈谈应该做一个怎样的青少年。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收集关于毛泽东的其他词作。

2.对比《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总结毛泽东的诗作风格,写一个500字的小论文。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

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时间

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入口

责任编辑:文文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江苏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江苏教师招聘: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说课稿江苏教师招聘: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江苏教师招聘:初中语文《紫藤萝瀑布》说课稿江苏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春望》说课稿江苏教师招聘:初中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江苏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春望》教案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